据美国医学调查资料表明,在美国13—45岁的女性中,40—60%患有家庭主妇综合征,造成这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血液里缺乏微量元素—铁。现代家庭主妇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四肢无力、疲劳、嗜睡、面色苍白、爱发脾气、失眠和心慌等。
铁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不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还会影响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合成,影响许多含铁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许多脏器的生理功能,特别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妇女进入青春期后,每月来一次月经,如果月经紊乱,月经量多,则铁的丧失就更多。妇女妊娠、哺乳,为满足胎儿、婴儿铁的需要,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也要靠母体供应铁。正常人体需要的铁都靠食物中补充,如果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或是胃肠功能紊乱的;摄食不足或吸收受影响的都会导致缺铁。
缺铁可表现为全身疲乏、烦躁不安、心悸、气急、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面色苍白、怕冷等。
为此,提倡用铁锅炒菜,多吃粗粮、新鲜菜和水果以及蛋、奶、肉类食物。平时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当感到疲劳时,不要躺在床上,可到户外活动一番。
食物中含铁多的食物很多,但不同食物中的铁的吸收利用率并不相同。研究资料表明,动物性食品如鱼、肉、禽、动物肝脏、血中的元素铁吸收利用率高;而植物性食品中的非元素铁吸收利用率低,由于植物中纤维素、植酸盐的影响又将吸收利用率订了折扣。动物性食品中的蛋黄虽含铁量高,但因同时含高磷,则影响了铁的吸收利用。
中年妇女,特别是有“家庭主妇综合征”表现者,应多食含铁多且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纠正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