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是指多因过食生冷和饮食不规律而导致阴寒停留于胃腑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胃痛、口淡不渴、呕吐等症状。胃寒分为寒邪犯胃和胃气虚寒。寒邪犯胃为实证,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而胃气虚寒为虚证,往往病程长,迁延不愈,症状较轻而又兼有一定的虚象如长期的胃脘部怕冷、喜温、面色少华等。
病因总述
胃寒主要由于过食生冷、饮食不规律、寒冷环境、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致。
基本病因
1、过食生冷
食用过多生冷寒凉食品或者长期服用性质寒凉的药品,使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而导致。
2、饮食不规律
常常不按时吃饭,冷热交替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久而久之会造成胃寒。
3、寒冷环境
突然暴露于很冷的环境中,由于外界非常寒冷,寒气直接进入人体,伤人脏腑所致。
4、精神刺激
由于生活节奏快,导致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从而促进胃寒症状加剧。
症状总述
胃寒主要表现为胃痛、口淡不渴、呕吐等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
1、胃痛
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疼痛,遇冷尤甚,得温痛减。部分患者在进食后胃痛症状会得以缓解。
2、口淡不渴
患者常自觉口内发淡而品尝不出饮食滋味,且总不觉得口渴。
3、呕吐
呕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
4、其他
伴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喜温,胃脘水声漉漉,舌淡苔白,脉弦紧或虚弱。
病情发展
胃寒日久累及脾脏,可导致脾阳虚衰,从而出现腹泻等多种不适。
并发症
胃寒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多种消化系统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