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tetanus)是指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毒素会侵袭患者的神经系统,使得患者出现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的症状。该病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但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基本病因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粪便中,其滋生、繁殖需要无氧环境。创伤组织缺血坏死、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为破伤风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污染严重的伤口、组织撕碎血运差的伤口、引流不畅合并有需氧化脓菌感染的伤口,均为易感染伤口。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脐端处理消毒不严和产后感染。少数破伤风可在无明显伤口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称为隐源性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仅停留在伤口局部繁殖,生成痉挛毒素及溶血毒素。在伤口局部生成的痉挛毒素吸收后,引起全身横纹肌强直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由于交感神经受到毒素的影响,引起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大汗淋漓以及心律不齐、外周血管收缩等症状。溶血毒素可引起心肌损害与局部组织坏死。
典型症状
本病的典型急性症状包括肌紧张、肌痉挛,通常发生在颌和颈部。其他不常见的症状包括伤口处肌肉痉挛,头或脸部破损,脑神经麻痹性松弛等。
1、前驱症状
起病初可有头晕、乏力,烦躁、出汗、反射亢进,咬肌酸痛、张口不便等前驱症状,新生儿则表现为吸吮困难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持续1~2日。
2、肌肉持续收缩
随之出现肌肉持续收缩的典型表现。由咀嚼肌依次累及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与肋间肌群。开始时病人觉咀嚼不便,出现痛性强直,甚至牙关紧闭。蹙眉与口角缩向外下方,形成“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头向后仰。由于背部肌群力量较强,躯干部肌肉收缩,使得腰部前凸、头足后屈形如背弓,称之为“角弓反张”。四肢肌收缩痉挛,出现弯肘、屈膝、半握拳等不同姿态的肢体扭曲。在肌肉强直的基础上,轻微的刺激,如声、光、触碰,或是咳嗽、吞咽等均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
3、其他
发作时病人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心跳加快、头频频后仰、全身大汗。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间歇期长短不一。在痉挛、抽搐状况下,病人神志仍保持清醒。肌肉痉挛使病人疼痛剧烈,即使在发作间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
并发症
1、肺部并发症
肺炎和肺不张最为常见,多由于喉头痉挛、呼吸不畅、支气管内分泌物坠积、长期卧床所致。
2、窒息
呼吸肌突然完全痉挛和喉头痉挛所致。
3、酸中毒
开始是呼吸性酸中毒,由于长期喉头痉挛,呼吸不畅所引起。而后患者陷入严重的缺氧状态,糖类、脂肪发生缺氧性代谢分解不全,大量乳酸和丙酮聚集,从而造成代谢性酸中毒。
4、其他
突然和强烈的肌痉挛可以引起肌肉撕裂、出血、骨折、脱位、便秘和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