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eczama infantum)俗称“奶癣”,指发生于婴儿时期的特应性皮炎(AD),多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常伴有瘙痒。多始发于2~3个月的婴儿,一般2岁以内逐渐消退,部分可发展至儿童期。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对会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基本病因
本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和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可能与遗传有关。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奶癣病史,则后代患病率较正常婴儿升高。此外,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也可增加患病风险。
2、免疫因素
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等)或变应原等均可诱发、加重免疫反应,导致本病的发生。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时,易发生感染。
3、环境因素
主要是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诱发疾病的发生。
(1)吸入变应原: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尘螨,而花粉作为季节性吸入性变应原,是季节性加重的因素。
(2)食物变应原:可见于牛奶、鸡蛋、番茄、柑橘、鱼或鱼肝油等食物过敏。
(3)接触性变应原:如合成纤维、毛织品、洗涤剂、自来水、汗液、日光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本病的急性发作。
4、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引起皮肤通透性增加,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此外,还可导致变应原、病原体容易经皮进入人体,从而诱发加重免疫和炎症。
危险因素
1、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2、婴儿自身免疫力较弱,发生婴儿湿疹的可能性较大。
3、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经常吸烟或吸二手烟,则婴儿发生婴儿湿疹的风险高于无烟环境。
4、过度给婴儿清洁皮肤会使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增加患病风险。
典型症状
婴儿湿疹通常发生在患儿脸颊、前额、头皮等区域,个别患儿可发展至躯干、四肢甚至全身。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皮损。某些食品或环境等因素可使病情加剧,还可出现继发感染。
根据皮损的特点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表现。
1、渗出型
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密集成片。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糜烂、渗出和结痂等。
2、干燥型
皮损常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其上可见密集的小丘疹,无水疱,皮肤干燥,没有明显渗出,皮肤表面覆有鳞屑。部分患儿的皮肤甚至可出现干裂。
伴随症状
常伴有剧烈瘙痒,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并发症
1、继发感染
搔抓容易导致皮肤破溃,可能出现细菌性或病毒性皮肤病感染等并发症。
2、其他
长期剧烈瘙痒影响患儿的睡眠,有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