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在呼吸空气(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时,产生严重缺氧(或)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发绀,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发生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精神神经症状。
基本病因
主要为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各种疾病造成血液中氧气不足或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组织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1、神经中枢及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呼吸道病变和胸廓、胸膜及膈肌疾患,可引起呼吸动力损害、气道阻力增加和限制肺扩张所致的通气不足和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伴高碳酸血症。
2、肺炎、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及肺血管疾患、心或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水肿和肺广泛纤维化,可引起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内静脉血分流和弥散功能损害等换气功能障碍发生缺氧和PaCO2降低,严重者因呼吸肌疲劳而发生高碳酸血症。
3、循环系统如心衰时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时组织器官灌流不足,或某些理化因素影响氧的携带如CO中毒等。上述这些因素主要导致组织缺氧。
4、吸入气氧分压低或氧浓度低,包括到达高原或高海拔地区,人为接入低浓度氧气(麻醉、机械通气)等。
典型症状
呼吸衰竭最初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随着全身血氧含量的降低,可发生紫绀,影响全身各个器官,进而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1、呼吸困难
患者呼吸时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随着RF的加重变得更加明显,表现在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且与原发病有关。如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呼吸频率快(30~40次/分),深大呼吸,伴鼻翼扇动。慢阻肺则由慢而较深的呼吸转为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表现为点头或提肩呼吸,发生二氧化碳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中枢性RF呈潮式、叹气样、间隙或抽泣样呼吸。喉部或气道病变所致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三凹征,常合并吸气喘鸣。当伴有呼吸肌疲劳时,可表现胸部矛盾呼吸。
2、发绀
缺氧的典型体征。当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为1.5g/dl,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趾甲)出现发绀;另应注意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更明显,而贫血者则发绀不明显或不出现。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PaO2正常,也可出现发绀。发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所以要综合判断患者缺氧和组织灌流是否充分。
3、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RF的精神症状较慢性为明显,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氧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高碳酸血症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状态,如失眠、烦躁、躁动。
4、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严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压。高碳酸血症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温暖多汗、血氧升高、心搏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脑血管扩张,可产生搏动性头痛。如严重缺氧、酸中毒引起心肌损伤,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停搏。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RF可明显影响肝肾功能。重度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常发生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RF可合并消化道出血、心功能不全、休克、肝肾功能障碍,应积极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