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是泛指女性经、带、胎、产、杂病而言。由于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病”。狭义带下又分为生理性带下及病理性带下。生理性带下即我们所说的生理性白带,属于妇女体内的一种阴液,是由胞宫渗润于阴道的色白或透明、无特殊气味的黏液。病理性带下即病理性白带,其带下量、色、质、气味等均可发生异常,患者还可伴有局部、全身症状。带下的发生多与外邪侵袭、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经过及时治疗,大多患者可好转,预后良好;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彻底,可导致月经异常、癥瘕和不孕症等。
基本病因
带下的发生多与外邪侵袭、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带下过多的病机为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带下过少的病机为阴液不足,不能渗润阴道。其病位在前阴、胞宫。
带下过多
1、外邪侵袭
(1)若久居湿地,感受湿邪,日久而化热,形成湿热,流注下焦,影响任脉带脉的约束经脉作用,而导致带下病。
(2)由于房事不禁,或手术损伤,或平素不注重阴部清洁,导致湿毒之邪直犯阴器、胞宫,损伤任带,发为带下病。
2、禀赋不足
(1)素体阴虚,或久病失养,体内虚火旺盛,下焦感受湿热之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致带下病。
(2)素体脾虚,脾的运化食物和水液代谢的功能失调,湿浊停聚,流注下焦,影响任脉和带脉的约束和固摄作用,带脉约束经脉的作用失常,而致带下病。
3、饮食不节
由于平时偏食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损伤脾气,脾胃运化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湿浊内生,流注下焦,损及任带,发为带下病。
4、劳倦过度
由于平素活动较多,过度劳累,或房劳过度,导致体内阴液耗损,肾火偏旺,脾气损伤,湿浊内生,湿热流注下焦,发为带下病。
5、情志失调
由于平时忧愁思虑太过,损伤脾气,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导致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发为带下病。
带下过少
1、禀赋不足
(1)先天不足,肝肾阴虚,阴液不足,任脉和带脉失于濡养,不能渗透滋润阴道,发为带下过少。
(2)素体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不能生成足够新血,导致精血不足,阴津不能渗透滋润阴道。
2、久病体虚
(1)年老体弱,肾精亏虚,精血生成不足,阴液不充,任脉和带脉失于濡养,不能渗透滋润阴道,发为带下过少。
(2)大病久病之后,或产后大出血,或多产堕胎,耗伤精血,新血生成不足,阴液不能濡养任脉和带脉,或耗伤阴血后,导致精血亏少,瘀血内停,阴津更加不足,不能渗透滋润阴道,发为带下过少。
3、情志不调
由于长期抑郁,恼怒,思虑过度,日久耗伤阴血,阴液不充,任脉和带脉失于濡养,不能渗透滋润阴道,发为带下过少。
4、感受寒邪
在经期或产褥期,感受寒邪,导致余血留滞于体内,新血生成不足,精血亏少,内生瘀血,瘀阻冲任,阴津不能渗透滋润胞宫,阴道,发为带下过少。
典型症状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伴有带下的色、质、气味异常,和局部、全身症状。若经间期、经前期及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属正常现象。
1、带下过多
带下量多,色白或黄,或赤白相兼,或黄绿如脓,或混浊如米泔;质或清稀如水,或稠黏如脓,或如豆渣状,或如泡沫状;气味无臭,或有臭气,或臭秽难闻;可伴有外阴、阴道灼热瘙痒,坠胀或疼痛,或伴尿频、尿痛等症状。
2、带下过少
阴道分泌物过少,阴道干涩,甚至阴部萎缩;或伴性欲低下,性交疼痛;烘热汗出,心烦失眠;月经错后,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并发症
1、月经异常
若带下日久,对阴道造成伤害,使得局部皮肤黏膜炎症破损,影响月经的正常,而出现月经量少、月经延期、经间期出血、闭经等。
2、癥瘕
癥瘕为胞宫的良性肿瘤。若带下病病程迁延日久不愈,邪毒上扰胞宫,导致胞宫气血瘀阻,可形成癥瘕。
3、不孕症
带下病长期治疗不当,可能会引发阴道炎症,影响怀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