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降低,组织血液灌流减少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基本病因
任何损伤心肌或影响心脏泵血的因素都会导致心力衰竭。常见于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重、心脏舒张受限。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心肌病变
主要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及心肌纤维化等,心肌病变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但由于心肌病变的可复性差,故由本类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一般预后较差。
(2)心肌代谢障碍
主要见于心肌缺血、缺氧(如冠心病、肺心病、高原病、严重贫血等)和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由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使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继发于长期机械负荷过重,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药物等原因也可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产生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发心衰。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
又称后负荷过重,是指心脏在收缩时所承受的阻抗负荷增加而心肌收缩时的张力也随之升高。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常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多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双室压力负荷过重见于血液黏滞度增高时。随着压力负荷的增加,射血阻抗增大,心室会代偿性增厚,最后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2)容量负荷过重
即心脏的前负荷过重,是指心脏舒张时所承受的容量负荷过大,常见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常见于肺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等。严重贫血、甲亢、脚气病及动静脉瘘时常引起双心室的容量负荷过重。通常情况下心室对容量负荷过重较对压力负荷过重的代偿能力大,故心力衰竭的时间较晚。
3、心脏舒张受限
由于心包或心肌的某些病变,如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使心脏舒张受限,充盈不足致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等表现,但如果病因不及时解除,心室活动长期受限,可由于心肌营养供应障碍,会导致心肌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心肌的舒缩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心力衰竭。
诱发因素
1、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匿而易漏诊。
2、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各种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血容量增加
如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人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
5、治疗不当
如不恰当地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典型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等,根据心衰部位的不同,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可有一定差异。
1、左心衰竭
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减少所致的综合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咯血等急性肺水肿表现。有时因心排血量减少,到控制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倦怠、乏力、体力下降及嗜睡、烦躁及精神症状等。体格检查时发现肺部有湿性啰音、心脏部位有异常心音、交替脉等体征。
2、右心衰竭
是以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各脏器淤血及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如长期胃肠道淤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肝淤血引起上腹部胀满、腹痛等;肾脏淤血引起尿量减少、夜尿增多、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等。还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体格检查室可有异常心音、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淤血肿大、压痛及足、踝内侧和胫前水肿、紫绀等体征。
并发症
1、心源性肝硬化
长期的右心衰竭,导致肝脏长期淤血、缺氧。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水、脾脏增大和肝硬化。
2、呼吸道感染
心衰引起的肺淤血,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