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hypertension,arterial 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40/90mmHg),称为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基本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又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精神刺激及吸烟等。另外,肥胖、药物等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较明确,常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
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其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遗传性不仅体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上,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肥胖等也与遗传有关。
2、环境因素
(1)不良的饮食习惯:高钠、低钾、低钙饮食,大量饮酒,蛋白质摄入过量等,均可促使血压增高。
(2)长期精神刺激: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与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休息或精神松弛后,高血压的症状和水平往往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3)吸烟:吸烟可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使血压增高,同时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引起血压增高。
3、其他
(1)肥胖:约1/3的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肥胖。体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体质指数(BMl),即体重(kg)/[身高(m)]2。人群中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l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2)药物: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在终止服药后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其他如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甘草等也可使血压增高。
4、疾病因素
(1)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脏病变(多囊肾)、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等)、肾动脉狭窄或肾肿瘤等。
(2)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
(3)心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4)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
(5)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
典型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往往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1、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可在血压下降后消失。可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往往与血压水平无关,例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等
2、头晕
头晕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甚至脑内摇晃,伴有眼花等一系列感觉。
3、颈项板紧
患者常感觉脖颈单侧轻微拉紧,类似于落枕,但是疼痛感不强烈。严重者会出现脖子酸痛。
4、心悸
患者可出现心慌不安、心前区不适等心悸症状。
5、疲劳
高血压引起人体心功能衰竭,减少心脏血流量,降低氧化酶活性,减少线粒体,降低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容易产生疲劳。
6、其他
患者还可出现气急、耳鸣、视力模糊、鼻出血等症状。
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
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
2、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发生于重症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出现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3、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高血压最主要的直接后果,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与蛛网膜下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变累及一侧大脑半球时,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当病变累及大脑皮质时,出现癫痫样发作和失语症等;当病变累及脑干与小脑时,出现双侧肢体无力或感觉消失、复视、眼球震颤、小脑共济失调症。
4、高血压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生心力衰竭后,患者常有腿部、踝关节、足部的下垂性水肿,呼吸困难加重等表现。
5、慢性肾衰竭
高血压时尿液中可以出现少量蛋白质和红细胞,肾功能减退往往先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常可有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
6、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之一,过高的血管壁切应力容易导致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撕裂点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血管壁内血肿。发病急骤,心前区或肩胛区突然撕裂状或刀割样疼痛,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和发绀等休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