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又称甲癣,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特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甲床所引起甲病变。其具有传染性,多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浑浊、增厚、分离、变色、萎缩、脱落、翘起、表面凹凸不平、钩甲以及甲沟炎等。以往经常将灰指甲与甲真菌病混为一谈,但准确地说,灰指甲只是甲真菌病的一部分,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由于甲板的特殊解剖结构特点、药物难以渗透,灰指甲顽固难治,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
病因总述
灰指甲的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中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念珠菌及某些霉菌等,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导致,也可由于手指甲或脚趾甲外伤后感染真菌所致。
危险因素
可能增加发生灰指甲的风险因素包括:
1、甲外伤或其他甲疾病。
2、有手癣或足癣的病史。
3、常穿不透气的鞋。
4、老年人,由于活动少,局部血液或淋巴循环障碍会增加患病风险。
5、男性易于发病。
6、经常长时间光脚走在潮湿的公共区域,如游泳池,健身房和淋浴室。
7、免疫功能受损,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
8、亲属有皮肤真菌感染,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
9、手部或足部卫生条件差。
典型症状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患者的病甲可以表现为浑浊、增厚、分离、变色、萎缩、脱落、翘起、表面凹凸不平、钩甲以及甲沟炎等。
本病目前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5种主要类型。
1、白色浅表型
主要由须癣毛癣菌和枝孢霉等引起。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位于甲板表浅层。病甲表现为大小不等片状白色斑,境界清楚,表面平滑,日后可色泽变黄,质地松脆易破裂,表面失去光泽或凹凸不平。
2、远端侧位甲下型
此型最常见。真菌先感染甲周远端和侧缘的皮肤角质层,后延至甲床,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白斑,逐渐变为灰黄色。开始时甲板形态正常,后因炎症范围扩大,可出现甲板与甲床的分离,可见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常为单侧甲先受累,随后可累及其他甲。
3、近端甲下型
常是患者免疫力下降的表现。真菌多由甲板近端进入甲床。多发于手指,可合并甲沟炎,此型多由念珠菌,尤其是白念珠菌感染所致,也可检出皮肤癣菌。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增厚、粗糙、白斑、凹凸不平或破损,呈营养不良样甲外观。常伴发甲沟炎。
4、甲板内型
此型临床罕见,主要由苏丹毛癣菌引起的。真菌侵犯甲板全层,但不再向下发展,病甲表面呈浅黄或白色,高低不平但不缺失。
5、全甲损毁型
此型多见于年长者或具易感因素者,是在上述各类型的基础上继续加重累及全甲,是最严重的一型。真菌侵入整个甲板,甲结构完全丧失,全甲残缺不全,甲下残留角化堆积物,呈灰黄、灰褐色,可出现甲分离及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
伴随症状
1、手指甲甲板增厚或破坏可影响手指的精细动作,如捏、握、抓、穿等。
2、趾甲增厚、破坏可引起穿鞋挤压、疼痛。
3、继发嵌甲(指趾甲外侧或内侧长入皮肤)、甲沟炎,引起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并发症
1、疼痛或甲永久性损伤
严重的灰指甲可能会导致疼痛,并可能对手指甲或脚趾甲造成永久性损伤。
2、继发其他细菌感染
灰指甲中病变的指/趾甲容易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引起蜂窝织炎。
3、其他甲部疾病
灰指甲可导致嵌甲(指趾甲外侧或内侧长入皮肤)、甲沟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