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severe palpitation)是指以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不能自主,活动后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的一种证候,是心脏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常为心悸或惊悸的进一步发展。其发生多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和药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本病易于诱发,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全身状况一般较差,病程较长。如果能治疗得当,疗效显著,疾病可迅速缓解,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病情可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基本病因
本病发生多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和药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1、体质虚弱
禀赋不足,或长期患病后,脏腑经络机能减退,体质虚弱,耗伤心阴心血,心神失养导致怔忡。
2、饮食劳倦
(1)平日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长期卧床,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气血阴阳亏损,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导致怔忡。
(2)长期偏食肥腻、过甜、过咸的食物,或长期饮酒。脾胃运化食物和输布水谷精微的作用失调,痰湿内生,化热化火,扰乱心神而导致怔忡。
3、七情所伤
(1)平时忧愁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导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怔忡。
(2)平时心虚胆怯,突然惊吓、气机逆乱,扰动心神,导致心悸怔忡。
(3)长期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导致本病。
(4)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损伤阴津,阴津亏少,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导致怔忡。
4、感受外邪
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可引起心悸怔忡。
5、药食不当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怔忡。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典型症状
本病以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不能自主,活动后加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胸闷气短,心烦,失眠,神情疲惫,四肢乏力,头晕喘促。
1、自觉心中急剧跳动,不能自主,心跳或快或慢,或忽跳忽停,呈阵发性或长时间持续发作。
2、轻者常因惊恐、劳累发作,仅为偶发、短暂或阵发,不发时和正常人一样,一般易治或不药而解。重者病情较重,整天心中悸动,活动后加重,反复发作。
并发症
1、脱证
若病情恶化,正不胜邪,心阳暴脱,而出现脱证,表现为烦躁不安,神志昏迷,口唇发绀,手脚发凉,大汗淋漓等。
2、厥证
若病情恶化,阴阳气血亏耗,气血阴阳不相顺接,而出现厥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