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又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起源于内皮细胞或其前身细胞,为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部,皮损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片或结节,触痛,可发生溃疡和出血。
基本病因
血管肉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部分观点认为血管肉瘤的发生与放射性治疗、化学药物或物质、基因改变等因素相关,部分如慢性静脉溃疡,慢性淋巴水肿也可能导致血管肉瘤的发生。
典型症状
血管肉瘤患者以肿块及局部疼痛为常见表现,由于本病可发生于患者躯体的多个部位,在不同部位可出现不同症状。患者以头面部型和淋巴水肿型最为常见。本病可因发病部位的不同出现多种并发症。
1、头面部型
好发于老年人的头、面、颈部,但亦见于四肢,部分患者局部原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如鲜红斑)或外伤史。患者体表可出现紫蓝色或淡红色增厚的斑块,逐渐离心性地扩大,可使头面、颈部的大部分皮肤受累。在斑块上可出现结节和溃病,病损内可发生出血现象。患者多有面部,尤其是眼睑部水肿。
2、淋巴水肿型
多发生于肢体部,患者多表现为淡蓝色斑块或皮肤和皮下结节,迅速长大、增多,后期可发生溃疡,偶尔亦有以溃疡为初发症状的。也可在乳癌患者乳房根治术数年后同侧臂部淋巴水肿区出现,部分患者可发生于其它非肿瘤引起的严重慢性淋巴水肿区,如先天性水肿,晚发特发性淋巴水肿和丝虫感染继发淋巴水肿,但后者情况少见。
伴随症状
无明显伴随症状。
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心脏部位出现血管肉瘤时,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包压塞、肺栓塞等情况。
2、大便异常
患者消化系统发生血管肉瘤时,常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伴有腹痛、恶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