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自脊髓出发,共31对,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上七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过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颈神经穿过第七颈椎与胸椎间的稚间孔出椎管。胸、腰神经均分别按序列通过相应推骨下方的椎间孔。上四对骶神经通过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第四骶神经和尾神经经骶管裂孔出骶管。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相应节段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内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胸节至第三腰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它除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外,在至第三胸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含有内脏感觉纤维。每个脊神经因由前、后根合成,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叫白交通支;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叫灰交通支。后支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项、背及腰骰部深层的肌和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杭和项部的皮肤。腰神经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细小,经横突下方向后,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在腰椎骨质增生病人,可因横突附近软组织骨化,压迫此支而引起腰痛。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分布于臀上区的皮肤,称臀上皮神经。第l~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前支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计有:颈丛、腰丛和骶丛等。
脊神经受伤会引起什么疾病?髓神经损伤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脊髓神经损伤。在神经损伤当中算是比较严重的。其病变可侵及颈、胸、腰。骶任一节段的脊神经根。临床上以颈胸神经根和腰骶神经最常受累,引起肩背痛及腰腿痛。起病可急可缓。常有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脊椎疾病、椎旁肌肉外伤及炎症、横突外伤等,在受损神经根后根支配范围内有放射性麻木。疼痛,如胸神经根炎引起肋间神经痛;颈胸神经根炎有肩颈部至上肢尺侧或(和)桡侧疼痛;腰骶神经根炎表现为腰骶部至下肢内侧或(和)外侧及足部疼痛等。常因受凉、咳嗽、排便等诱发或使症状加重。在受累神经根前根分布区域内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颈胸神经根炎症状多发生于肩胛带和上肢;腰骶神经根炎症状则见于下肢。骶神经根损害较重时尚有失张力性膀胱和性功能障碍。病变累及蛛网膜时称脊膜-神经根炎。如同时累及脊髓则称脊髓-脊膜-神经根炎。可产生脊髓蛛网膜炎症状。脊髓损伤程度、鞍区皮肤感觉的检查应环绕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各个方向均仔细检查,任何触觉或痛觉的残存均应诊断为不完全性损伤。临床医生需行肛门指检后才能作出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诊断,肛门指检应注意肛门深感觉有无和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脊髓休克期确定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不可能的。即使说脊髓休克期已结束,仍须对骶区功能仔细检查后才能确定脊髓损伤完全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