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疗法是用选定的方药,水煎制成药液,反复冲洗病变部位,也可直接作用于体表,治疗某些疾病较内服药收效明显,而且冲洗还能清除细菌和传染,如用热液冲洗还能温通经脉,以畅通气血。操作方法分为局部冲洗和全身冲洗,局部冲洗是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用配制好的药液对患处进行反复冲洗。每天冲洗次数视病情而定。全身冲洗是选用温 热药液在浴池或浴盆内冲洗。
冲洗疗法临床应用在很多病症,比如鼻炎,做法是取盛温盐水1000 毫升的灌洗桶,桶底略高于患者耳部,用连用橡皮管的橄榄头塞在一侧鼻孔,橡皮管连在灌洗桶上,将温盐水自患者一侧鼻孔进入,由另一侧鼻孔流出。冲洗时要避免 咳嗽、吞咽、喷嚏等动作。完毕后,头向前倾,使鼻腔内残余水液自然流出,也可用在外耳道湿疹,取龙葵、苍耳、小飞扬、葎草任选一种,煎水后冲洗外耳道,然后用棉签揩干。或用0.1-0.5%枯矾水冲洗。如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黄连或 黄柏适量,煎水清洗外耳道。每日1-2次;或者外耳道疖,取新鲜野菊叶30克,煎成浓汁澄清,冲洗外耳道,每日3-4次。或用鲜地丁草100克,煎水澄清,冲洗外耳道。也可用黄连10克煎水,冲洗外耳道,每日1次。
在应用冲洗疗法同时,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合应用其他疗法。作鼻腔冲洗时,注意不要使患者咳嗽、喷嚏和吞咽,以防药液进入鼻窦和鼓室内。上呼吸道感染者禁用鼻部冲洗。凡鼓膜穿孔、美尼尔氏综合征、前庭功能性疾病禁用耳部冲洗。有眼外伤或异物伤及眼球者,禁用眼部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