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是指腋下温度在39.1~41℃的现象,是病人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呼吸及脉搏增快等。
症状表现
1、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为高热、鼻塞、流涕、全身不适,咳嗽,咽部充血,鼻有分泌物等。
2、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为头痛、高热、呕吐、嗜睡、谵妄、颈有阻力,可出现病理反射阳性。
3、细菌性痢疾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大便检查有脓细胞及红细胞、吞噬细胞。
4、败血症
临床表现为头痛、寒战、高热,伴恶心、呕吐、腹泻、皮下出血点、轻度黄疸等。
5、猩红热
临床表现为咽痛、咽充血、猩红色细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口唇周围苍白,杨梅舌,大块脱皮等。
6、急性乳腺炎
多见于初产妇,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寒战、高热,乳头皲裂,局部红、肿、热、痛等。
7、肺炎
本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少数者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
8、急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
9、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重症者可出现高热、皮肤干燥、意识模糊等。
症状起因
引起高热的常见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
1、感染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如细菌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膜炎、副伤寒、败血症、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急性乳腺炎、产褥热、丹毒等。
2、非感染疾病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恶性肿瘤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4、其他
变态反应,如过敏,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以及结缔组织病等。
常见疾病
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膜炎、副伤寒、败血症、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急性乳腺炎、产褥热、丹毒、中暑、疟疾、胆管癌、食管癌、宫颈癌、膀胱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