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中医病机,又称中焦虚寒、脾胃阳虚。指脾胃阳气不足,阳气温煦能力减弱,出现一系列寒症。主要与饮食及先天体质差有关。主要表现为怕冷、水肿、四肢不温、腹泻、腹痛等。常见于现代医学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不完全性肠梗阻、水肿等。
病因总述
脾胃虚寒主要与饮食及先天体质差有关,也可由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而来。
基本病因
1、饮食
喜食生冷之品,损伤脾胃阳气,中焦阳气温煦功能减弱,出现虚寒的症状。
2、先天体质差
患者天生或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素质低下,先天脾胃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出现虚寒的症状。
3、其他
其他原因导致脾气虚弱,日久发展为脾胃阳不足,出现虚寒的症状。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寒和虚的症状,如腹痛腹胀、胃寒胃痛、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口淡不渴、脉沉迟无力等。
典型症状
1、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
腹胀,食欲不振,腹痛,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白没有光泽,口淡不渴,大便溏薄清稀,甚至完谷不化(便中含大量未消化食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2、以胃阳虚衰证候为主
胃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喜温喜按,吃温暖的食物后可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食少,胃脘部饱胀、满闷不舒,口淡不渴,精神状态差,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伴随症状
脾胃虚寒与肾阳虚关系密切,脾胃阳虚常伴随肾阳虚症状,如头目眩晕,面色晄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凉,下肢尤其明显,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滑精,女子宫寒不孕,或久泄不止,五更泄泻(天亮前腹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繁且量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
并发症
胃出血、贫血、胃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