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不足又称肝血虚,是指肝血不足,濡养作用减退的病理变化。临床以头晕目眩,口唇爪甲色淡,视物模糊,肢体麻木为主要特征表现。发生多与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本证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内眼疾患,妇女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中。若及时治疗调理,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导致肾精亏虚或瘀血阻滞,病情缠绵,加大治疗难度。
基本病因
本病发生多与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血不足,肝失濡养。病位在肝,与多个脏腑关系密切。
1、饮食不节
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偏食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食物和输布水谷精微失常,使气血化源不足,而致本证。
2、失血过多
如月经过多、尿血、便血、衄血或外伤出血等,失血过多,血出后补充不及,造成全身血虚,引起肝藏血不足,而成本证。
3、情志失调
长时间用脑,或思虑太过,耗伤肝血,阴血暗耗,不能濡养肢体及肌肤,出现口唇爪甲色淡,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发为本证。
4、久病体虚
由于疾病日久不愈,脏腑机能减退,脾胃化生气血不足,而形成血虚证,肝藏血不足,而成本证。
症状总述
肝血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失濡养而出现的一些病症,如头晕目眩,口唇爪甲色淡,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血虚易于生风,常见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等虚风内动表现。血虚又容易出现血液运行不畅,日久可兼有瘀血表现。
典型症状
1、头目表现
肝血不足,眼睛的视物作用减弱,可见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眼花,目眶疼痛等。
2、筋脉表现
肝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很好的濡养,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指甲是人体筋在外的延续,肝血不足则指甲痿软而薄,色泽灰暗,甚至变形,脆裂。
3、胞宫表现
女子以血为本,经水由血液所化,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肝的疏泄和有藏血功能,肝血不足,胞宫失养、可见月经量少、色淡、闭经。
4、血虚表现
面色无华、口唇色淡,脉细为血虚常见症状。
并发症
雀盲
雀盲又称夜盲症,若肝血亏虚,精血不能涵养于目,日久可形成雀盲证。主要表现为夜晚或在暗处时视力锐减,视物模糊,在亮处视力恢复正常;常伴见两目干涩,怕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