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甲癖(onychophagia)是指经常性不能自控地用牙齿咬指甲的不良习惯,尤其在精神紧张时更易发生,常导致手指损伤、指甲边缘呈锯齿状、指甲缺损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指甲变形、甲沟炎、甲脓肿。通常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并可能在成年后持续。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行为治疗。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可痊愈。
基本病因
咬甲癖的主要病因是儿童时期的不良习惯和强迫症。本病的发生通常与精神紧张有关,症状出现缓解或恶化的时期可以反映出患者心理压力变化。还有研究表明,该疾病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1、不良习惯
咬甲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常是紧张情绪的一种宣泄。一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能改正,逐渐发展成咬甲癖。
2、强迫症
咬指甲是一种强迫症患者不受控制的强迫行为,从偶尔啃咬指甲,逐渐形成咬甲癖。
3、遗传
父母有患咬甲癖的儿童相对父母没患咬甲癖的儿童来说,其咬甲癖患病率更高提示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相关。
危险因素
1、生活节奏改变,如入托、入学时。
2、家长教育不当、自制力差,未能及时改正咬甲习惯。
3、不良环境,如身边有人喜欢咬指甲,孩子进行模仿。
4、经常处于紧绷的紧张情绪状态。
典型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指甲的游离端被破坏、甲板缩短,甲游离缘常呈锯齿状、甲出血、甲软化等,随着病情发展,还可出现甲沟炎、甲脓肿表现。
1、指甲被咬表现
指甲的游离端被咬的机会较多,表现为甲板缩短,甲游离缘常呈锯齿状。有时整个指甲被啃咬,甲表面常无光泽,有横沟或嵴,亦可有甲下出血、匙形甲、甲软化、甲萎缩。
2、甲沟炎表现
表现为指甲板与皮肤皱褶结合部红、肿、热、痛。
3、甲脓肿表现
表现为皮肤指甲周围肿胀、疼痛剧烈,指甲下可见黄白色脓液。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
并发症
1、口腔感染
发生甲沟炎时,如控制不住咬指甲,可继发口腔感染。
2、牙齿不整齐
儿童时期经常咬指甲,会影响牙齿正常发育,导致牙齿不整齐。
3、消化道病变
由于经常咬指甲,细菌或寄生虫容易经口进入胃肠道,导致消化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