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可表现为慢性咳嗽、多痰和劳力性呼吸困难,并伴有气流受限。本病是一种慢性和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出现。
基本病因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人种特异性及遗传因素、慢性气道炎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慢性气道感染机制有关。
1、人种特异性及遗传基因
(1)HLA基因:近年研究表明DPB发病以东亚人(蒙古系人种)居多,有明显的人种差别且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倾向。研究表明,在人体白细胞抗原(HLA)Ⅰ类抗原中,日本DPB患者HLA-B54阳性率为62.3%,正常对照组仅为11%,提示DPB发病与编码HLA-B54抗原的B*5401基因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研究发现,属于HLA-Ⅱ类基因的TAP基因外显子变异也可能与DPB疾病相关。
(2)其他基因:最近研究推测DPB可能与黏蛋白基因MUC5B及MUC5AC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异常表达及有关,是导致DPB患者气道高分泌,大量咳痰的原因之一。此外,白介素-8(IL-8)基因也可能参与DPB发病。
(3)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BS):由于DPB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而且大部分患者伴有慢性鼻窦炎,故有人认为DPB也是一种SBS。此外,部分DPB患者家族成员患有慢性鼻窦炎或SBS,故认为DPB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2、慢性气道炎症
(1)中性粒细胞:部分DPB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以及蛋白水解产物明显增高。聚集在气道内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及炎性介质等可能参与气道的炎症反应。经过红霉素治疗后DPB患者BALF中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数逐渐降至正常。
(2)淋巴细胞:DPB患者BALF中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百分比和总数及CD4+细胞总数高于对照组,但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提示淋巴细胞是DPB发病的重要细胞成分以及淋巴细胞有可能促使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
(3)树突状细胞(DC):在DPB患者细支气管上皮和黏膜下组织中DC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黏膜下组织表达CD83+抗原的DC增多明显,推测CD83+通过其抗原递呈能力,刺激黏膜下浸润的淋巴细胞,导致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DC在DPB黏膜免疫反应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4)炎症因子及炎症介质:DPB患者IL-8、白三烯B4(LTB4)等升高提示本病存在慢性气道炎症病变。DPB患者肺组织IL-8,IL-1β、黏附分子(SL-选择素,SE-选择素,SP-选择素)等均有过量表达。
3、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血冷凝集试验效价升高以及部分患者IgA增高被认为DPB可能是免疫学相关疾病。DPB的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常伴有淋巴滤泡形成等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DPB可伴发类风湿关节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提示可能是免疫学相关疾病。
4、慢性气道感染机制
DPB患者晚期痰培养多为铜绿假单胞菌且均有气道分泌物增多,可能是气道严重受损和晚期DPB继发的支气管扩张所致。最近有学者认为DPB可能与人体T淋巴细胞病毒1(HTLV-1)感染有关。HTLV-1感染后与DPB在临床病理学表现上极其相似,提示DPB可能是HTLV-1感染后的慢性肺部表现,然而,HTLV-1感染相关的细支气管炎却与DPB不同,因此DPB是否与HTLV-1感染有关尚不明确。
危险因素
慢性鼻窦炎、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家族病史、慢性气道炎症及免疫障碍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
典型症状
本病常隐匿缓慢发病,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即持续性咳嗽、咳痰、活动时呼吸困难。首发症状常为咳嗽、咳痰,逐渐出现活动时呼吸困难。此外,部分患者还伴有有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1、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通常是首发症状。患者早期咳无色或白色痰,由于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球菌的感染,痰量逐渐增多,变为脓痰。也易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此时脓痰更为增多。常为进行性的,最终可发生呼吸衰竭。
2、活动时呼吸困难
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出现活动时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
约有80%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该患者可有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但有些患者可无症状,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并发症
1、慢性呼吸衰竭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病变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全""层,疾病进展时,呼吸性支气管狭窄和收缩,淋巴滤泡的增生,远端末梢支气管发生继发性的扩张。病变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和慢性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炎,弥漫地分布在两肺中。严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造成慢性的呼吸衰竭。
2、慢性肺心病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在肺部细支气管结构改变的晚期,造成呼吸功能衰竭,从而造成心脏负荷增大,形成慢性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