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turbance syndrome,TMJDS)也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而是一组相关疾病的称呼,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和)咀嚼肌,具有一些共同症状(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的许多临床问题的总称。治疗目标是消除疼痛,减轻不良负荷,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部分患者症状可自愈。
基本病因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复杂,无法用一种机制解释清楚,致病因素主要有咬合因素、肌群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创伤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因素如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炎症免疫因素、关节解剖因素,此外,寒冷刺激、不良姿势、不良习惯等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1、咀嚼肌紊乱疾病
外伤、微小创伤、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紧咬牙、夜磨牙等可导致咀嚼肌的直接受损。开口过大或因口腔科治疗等需长时间大张口,可导致咀嚼肌过度活动。
2、结构紊乱疾病
主要是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尤其是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病因不明,许多学者认为与损伤有关,如车祸、长时间大张口、磨牙症、紧咬牙、偏侧咀嚼、经常进食硬物等。精神紧张、咬合关系紊乱、后牙缺失、髁突发育异常以及骨关节病等也与关节盘前移位有关。打呵欠唱歌、大笑、呕吐、大张口进食等可使关节半脱位,家族遗传性关节囊松弛,心理因素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也可导致关节半脱位。
3、炎性疾病
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滑膜炎病因不明,多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继发性滑膜炎多由外伤、微小损伤、关节邻近组织的炎症、感染、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所致。
4、退行性关节病(包括骨关节病和骨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病的主要病因,如关节持续承受异常压力、咬硬物、偏侧咀嚼、磨牙症、紧咬牙、外伤、车祸、下颌受到外力打击等使关节表面软骨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关节退行性变发生。咬合关系紊乱也可导致关节退行性变。
典型症状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共同的表现为关节及相应肌群的疼痛、关节运动时有弹响及杂音、下颌运动异常。
1、关节及相应肌群的疼痛
主要表现为开口和(或)咀嚼时关节区和(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痛,急性滑膜炎时可自发痛。关节区或相应的肌群有压痛点,有的患者有肌和肌筋膜的疼痛扳机点,压迫扳机点可引起远处的牵涉痛。一些经久不愈、病程迁延的慢性疼痛患者常常伴随有情绪改变。另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关节及相应肌群发沉、酸胀,或面颊、颞眶、枕区钝痛,或主诉不适等感觉异常,有时表现为咀嚼肌群疲劳感。
2、弹响和杂音
正常颞下颌关节在运动时表现协调、平滑、无明显弹响和杂音。当存在有关节盘移位、变形、破损或关节表面器质性改变时,下颌髁突运动时会出现弹响或杂音等关节异常音。常见的异常声音有:
(1)弹响声:即开闭口运动或咀嚼运动中发生“咔,咔”的声音,多为单声,有时为双音,患者自己可感到。用钟式听诊器放在关节区,可查听到。弹响声大时,他人可耳闻。
(2)破碎音:在关节运动中出现“咔叭,咔叭”的破碎声音,多为双声或多声,患者自己可感到,听诊器可查听到,但他人不能耳闻。
(3)摩擦音:即在关节运动中有连续的类似揉玻璃纸样的摩擦音,患者可感到,听诊器可查听到,但他人不能耳闻。
3、下颌运动异常
正常人开口型平直、不偏斜、不左右摆动。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cm,较大开口度可达4.8cm。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下颌运动异常表现为:
(1)开口型异常:可以向一侧偏斜,也可呈曲折状左右摆动,有时则表现为扭曲状等。
(2)开口度异常:表现为开口过小呈开口受限或开口困难,一般小于3.5cm即为开口受限。也可相反,表现为开口过大,可达6~7cm,开口过大者常常伴有半脱位。
(3)开口运动中出现停顿,表现为开口过程中突然出现障碍而停顿,有时患者作一个特殊动作,或手压迫关节区后又可顺利开口,称之为关节绞锁症状,此时可明显地观察到患者开口困难状和开口运动的时间延长。
伴随症状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常常伴有头痛,有报道称,男性患者有头痛的占83.3%,女性占89.1%。
并发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还可伴有许多其他症状,如:
1、各种耳部症状,包括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
2、各种眼部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复视等,但耳科和眼科检查通常无阳性所见。